织学网 首页 >正文

2025年中级经济师《财政税收》案例分析题高频考点

付豪   2025-05-11 12:27:16

2025年中级经济师《财政税收》案例分析题高频考点主要围绕公共财政职能、核心税种政策及财政调节工具展开。以下是具体分析与相关考点解析:

一、公共财政职能与公共物品特征

公共物品的特征是案例分析题的核心基础,包括效用的不可分割性、受益的非排他性、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以及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。例如,在分析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(如灯塔、教育)时,需结合这些特征判断其公共属性。财政职能中资源配置、经济稳定和收入分配是高频方向。例如,通过结余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(经济稳定职能)或优化财政投资结构实现区域资源平衡(资源配置职能)。考生需掌握如何根据经济周期选择对应的财政政策类型(赤字、结余或中性)。

二、主要税种政策与实务处理

增值税:一般纳税人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适用3%征收率减按2%征税,小规模纳税人需区分销售货物与租金收入分别计税。

个人所得税:稿酬收入按应纳税额减征30%,公益性捐赠支出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限额扣除。

企业所得税: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成本150%摊销,关联方债权性投资利息扣除比例(金融企业为5:1)需特别注意。

资源税:计税依据需区分销售数量、自用数量及加工转换情形,例如液体盐加工固体盐时以固体盐数量为课税依据。

三、财政支出与预算调节工具

财政支出分类中,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区分是关键,例如文教卫生支出属于购买性支出。案例分析可能涉及财政支农问题,如资金挪用、结构失衡等。需掌握结余、赤字与中性政策的应用场景:总需求过剩时用结余政策,不足时用赤字政策,平衡时选择中性。

三、相关问题与答案

1.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在财政职能中如何体现?
非排他性指无法排除他人受益,例如灯塔为所有船只导航。财政通过提供此类物品实现资源配置职能,需政府介入以避免市场失灵。

2.企业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如何计算增值税?
一般纳税人适用简易办法按3%征收率减按2%缴纳,计算公式为:销售额÷(1+3%)×2%。

3.财政结余政策适用于何种经济环境?
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,通过预算收入大于支出的结余政策抑制过热经济,属于逆周期调节工具。

网站备案号:鄂ICP备20007563号-14